親愛的參賽者及家長們:
我們很高興地宣布,「2025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已於2025年6月22日順利完成!本屆比賽由教育部與科技部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內五大博物館共同主辦,旨在激發學生與教師對科學的熱情,透過數位工具解決生活議題。經過多輪激烈競爭,數位量測獎得主名單正式揭曉,以下為各組別得獎隊伍及其使用Vernier感應器的精彩表現。
比賽背景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鼓勵參賽者運用數位感應器進行科學探究,培養科學敘事與數據分析能力。本屆比賽分為國小組、國中組、普高組、技高組、教師組及大專社會組,吸引全國各地優秀隊伍參與。數位量測獎特別表彰在數據收集與分析中展現精準測量能力的隊伍,Vernier感應器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數位量測獎的意義
數位量測獎旨在表揚參賽隊伍運用數位感應器進行高精度測量的傑出表現。Vernier感應器以其準確性與可靠性聞名,為科學探究提供了強大支持。得獎隊伍透過這些工具收集精確數據,得出科學結論,充分展現數位科學探究的魅力。
獲獎名單與Vernier感應器應用
以下為各組別得獎隊伍詳情,包含其專案內容及如何利用Vernier感應器達成目標:
國小組
- 組別號:A0124
- 隊伍名稱:酸溜溜的挑戰:pH探秘!光合作用助水草還原酸水
- 指導老師:李涵瑜(臺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
- 隊員:簡筠蓁(臺北市大安區大安國小)、黃柏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楊宸曜(臺北市大安區建安國小)
- 使用感應器/軟體:Vernier GDX-PH(pH感應器)、GDX-SVISPL(光譜儀)
- 簡介:本研究探究光合作用對酸性水質的改善效果,利用GDX-PH感應器精準測量水質pH值變化,並透過GDX-SVISPL光譜儀分析光譜數據,驗證水草光合作用的影響。

普高組
- 組別號:C0255
- 隊伍名稱:布袋蓮對錳離子吸附速率之研究與應用
- 指導老師:盧淵智(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
- 隊員:宋柏賝(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宋玟頡(臺南市立永仁高級中學)
- 使用感應器/軟體:GDX-SVISPL(光譜儀)
- 簡介:本研究布袋蓮吸附錳離子的速率,探索其在環境淨化中的應用。使用GDX-SVISPL光譜儀測量溶液吸光度,精準分析錳離子濃度變化。

國中組
- 組別號:B0118
- 隊伍名稱:槌之有道 ~ 一場從減震設計到手腕保護的探究
- 指導老師:吳德儀、李冠徵(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
- 隊員:吳岱妮、陳煒哲、林庭毅、黃芝晨(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
- 使用感應器/軟體:GDX-FP(力板)
- 簡介:本隊伍設計減震裝置以保護運動員手腕,使用GDX-FP力板測量不同設計下的力學參數,優化減震效果。

教師組
- 組別號:T0053
- 隊伍名稱:我的電池沒電了---探討電池檢測器、電池電動勢與內電阻
- 參賽老師:李建宏(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
- 使用感應器/軟體:Vernier GDX-VOLT(電壓感應器)
- 簡介:本研究探討電池性能,透過GDX-VOLT電壓感應器測量電池電動勢與內電阻,分析電池效率。
比賽亮點
本次數位量測獎得主展現了卓越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國小組(A0124)與國中組(B0118)分別榮獲本屆比賽冠軍。他們充分利用Vernier感應器的精準測量功能,結合創意與技術,驗證科學假設,充分展現數位工具在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這些隊伍的成功,凸顯了Vernier感應器在提升數據品質與探究效率方面的關鍵作用。
Vernier感應器的貢獻
Vernier感應器以其高精度、易用性與可靠性,成為本屆比賽的亮點工具。以下為各感應器的具體貢獻:
- GDX-PH(pH感應器):提供0-14 pH範圍的高精度測量,適用於水質分析,幫助國小組驗證光合作用效果。
- GDX-SVISPL(光譜儀):快速收集380-950 nm波長光譜數據,支援國小組與普高組的環境與化學研究。
- GDX-FP(力板):測量高達3500 N的力學數據,助力國中組優化減震設計。
- GDX-VOLT(電壓感應器):支援±15 V範圍的電壓測量,為教師組的電池研究提供精準數據。
這些感應器透過無線藍牙或USB連接,搭配免費的Vernier Graphical Analysis應用程式,實現即時數據收集與分析,大幅提升探究效率。
致謝與展望
感謝所有參賽隊伍的努力與創意,特別恭喜以上得獎隊伍的傑出表現。感謝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以及主協辦單位的支持,使本屆比賽順利進行。此競賽為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希望所有參賽者在未來繼續探索科學,創造更多可能性!